BKS-db是广泛应用的Ⅱ型糖尿病实验动物模型。血糖检测作为糖尿病研究中的基础手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在进行BKS-db小鼠的血糖检测时,有许多需要注意的细节,如环境刺激、小鼠状态、测量时间,饱腹程度(禁食时间)等,对于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都至关重要。
集萃南宫28ng的野化鼠计划旨在将野外小鼠的遗传信息引入遗传背景清晰的近交系小鼠中,建立以C57BL/6JGpt为受体的染色体替换系小鼠资源库。这一举措不仅增加了小鼠的遗传多样性,恢复了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而且为复杂性状相关基因的研究提供了便利,为解析新的信号通路和疾病机制提供了新资源。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以运动障碍症状为主并同时伴有一系列非运动并发症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多发于6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帕金森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通过深入研究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开发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可以为患者们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集萃南宫28ng针对α-Syn异常聚集和线粒体功能异常机制分别构建了B6-hSNCA A53T、B6-hSNCA E46KA53T及B6-Tfam-flox/Slc6a3-Cre模型,均可模拟帕金森患者疾病表征,用于帕金森病治疗药物的筛选、安全性评价及发病机制研究。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影响20~50%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机制研究和药物开发离不开临床前动物模型的应用,集萃南宫28ng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在C57BLKS背景上构建了eNos基因突变小鼠(BKS-eNos KO),并与BKS-db(经典的Ⅱ型糖尿病小鼠)杂交获得了BKS-db-eNos KO小鼠。通过表型分析发现BKS-db-eNos KO小鼠不但保持了BKS-db小鼠的肥胖和严重糖尿病特征,还表现出系统性高血压、更严重的蛋白尿以及肾脏组织病变,可以模拟临床中重度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症状。
炎症性肠病(IBD)分为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症状为胃肠道或消化道内炎症,发作时会引起腹泻、腹痛和直肠出血,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例如组织纤维化、肠道狭窄、瘘管和结肠癌。那么,炎症性肠病的药物开发现状如何?在这其中,IBD小鼠模型如何发挥作用?本文带你了解。
小鼠脱毛的原因有很多种,主要有理毛习性因素、打架因素、激素水平、机械损伤、营养性因素、化学性因素,另外部分寄生虫、真菌感染也会导致出现脱毛的症状。如何辨别你的小鼠脱毛属于哪一类呢?